【大师谈艺】潘天寿:不赞成中国画“西化”
[复圣轩讯]
发布日期:2020-04-11

      此后之世界交通日益便利,东西学术之互相混合融化,诚不可以臆想推测,只可待诸异日之自然变化耳。若徒炫中西折中以为新奇,或西方之倾向东方,东方之倾向西方,以为荣幸,均足以损害双方之特点与艺术之本意,未识现时研究此问题者以为然否?


undefined

潘天寿《红荷》44.5×62cm 1965年作

以368万元成交


      中西绘画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决不能随随便便的吸取,不问所吸收的成分,是否适合自己的需要,是否与各自的民族历史所形成的民族风格相协调。在吸收之时,必须加以研究和试验。否则,非但不能增加两峰的高度和阔度,反而减去自己的高阔,将两峰拉平,失去了各自的独特风格。这样的吸收,自然应该予以拒绝。拒绝不适合自己需要的成分,决不是一种无理的保守;漫无原则的随便吸收,决不是一种有理的进取。中国绘画应该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绘画如果画得同西洋绘画差不多,实无异于中国绘画的自我取消。

 

undefined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182.3×141.8cm    

以27945万元成交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个人风格,要有独创性。我向来不赞成中国画“西化”的道路。中国画要发展自己的独特成就,要以长取胜。

      有人提出把西洋画的东西加在中国画里头。现在有些人主张加,有些人不主张加。对这个问题,我看一方面要平心静气地研究,另一方面还要试验,所谓研究,就是从艺术的基本原则去衡量、解决,看看与本民族的艺术特点是否协调一致,如果对艺术特点有提高,那就可以加;如果艺术特点降低了,那就不要加。假如不妨碍艺术性,还可以使艺术性提高增强,那就可以加;反之就要考虑了。

 

undefined

潘天寿《竹谷图》100×46cm  1954年作

以1511.752万元成交


      倘若将西方绘画的明暗技法照搬到中国绘画上,势必会掩盖中国绘画特有的线条美,就会使中国绘画失去灵活、明确、概括的传统风格,而变为西方的风格。

      当然,我不是说中国画专业绝对不能教西洋素描。作为基本训练,中国画系学生,学一点西洋素描,不是一点没有好处。因为在今天练习捉形,西洋捉形的方法,也应该知道一些。然而中国古代捉形的方法,必须用线捉的,与西洋捉形方法有所不同。

      扬长避短。若以己之短步趋人之长,久之,恐失己之长耳。民族艺术之前途,不可不注意于此。


undefined


场景效果图  

undefined

史治科   国画作品

作品来源:复圣轩字画网【作品热销中 支持定制】


      复圣轩字画网是北京复圣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国内知名书画艺术网站,专业从事名人手绘、保真书画的网上交流交易,致力为广大艺术家、书画爱好者及收藏家搭建宣传推广平台、交流学习渠道、安全收藏环境,实现文化传承、涵养身心与财富增值的和谐统一,引领书画艺术投资收藏新潮流,打造中国书画行业主流新媒体。


undefined


场景效果图  

undefined

王威  国画作品

作品来源:复圣轩字画网【作品热销中 支持定制】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点击 “关注公众号

undefined